環(huán)游世界總少不了一項技能,那就是英文!不過也有的朋友能靈活運用無國界語言——肢體。今天景鴻小編就向零英文基礎或英文so-so的朋友分享,赴美旅游時,該如何登機入關?
Part 1:出發(fā)前期
1.準備簽證材料
2.準備好隨身要帶的物品
(1)護照和機票
(2)錢包(海關規(guī)定,隨身現(xiàn)金不能超過1萬美金,建議爸媽不要帶太多在身上)
(3)手機(事先開通好國際漫游,在撥打美國號碼的時候前面加1)。
(4)給海關人員的信(作為備用。信的主要內(nèi)容就是介紹自己的信息,上學還是工作,一些工作的地址,還有爸媽來美國的原因,旅程的安排,回國的機票的確認信息等)。
(5)飛機航班信息(網(wǎng)站上打印下來即可。)
(6)水杯(父母都愛喝熱的,準備一個便攜水杯飛機上很管用。)
(7)黑色的水筆(填表用。)
(8)大外套一件(飛機上很冷,預備用)。
(9)打印好的中英文小卡片。一面英文,一面中文:有張卡片最重要的:
I am sorry. I can't speak English。(對不起,我不會英文)
目測出現(xiàn)次數(shù)較多。還有美國的地址,提前寫下來。
3、準備一套口袋英語小卡片
(1)機票與機場:
Arrival 抵達口(接機口)
Departure 出發(fā)口(送機口)
Date 日期
Gate 登機口
Boarding Group 登機組(美國飛機登機分組進行)
Boarding Time 登機時間
Information Desk 信息問詢處
Transfer 轉機
Baggage Claim 行李提取處
Passport 護照
Boarding Pass 機票/登機憑證
(2)飛機點餐:
chicken 雞肉
pork 豬肉
beef 牛肉
rice 米飯
noodles 通心粉或是干拌面
bread 面包
sprite 雪碧
coke 可樂
orange juice 橙汁
apple juice 蘋果汁
tomato juice 番茄汁
coffee 咖啡
tea 茶
water 水
hot water 熱水
no ice 不加冰
4、準備行李箱標牌
行李箱在機場的時候,跟客服人員要張卡片,每家航空公司都會有。請在上面填好你在美國的地址和電話,在如果需要轉機的旅程中,這樣防止行李在多次轉運的過程中丟失。
5、填報稅表格
用黑筆填寫最好。一般有中英文版本,可以要一份中文版本。
Part 2:入境
1、入關
入關時,不能用手機打電話,不能拍照。拿好準備好的的材料:護照,在飛機上填好的表格,還有給海關的信。非美國綠卡或公民入關,都排在非美國居民的窗口,如果還不能分清,基本上可以跟著同航班上大多數(shù)的中國人走。
如果是在洛杉磯這種大型的國際機場入境的話,一般都會有會中文的官員,那就拿出卡片:我不會說英文的卡,需要中文翻譯(I am sorry. I don't speak English. Could I have a Chinesetranslator?)
2、過關后入境
過關后是提取行李:看指示牌,找對應的航班,找一個牌子叫Baggage Claim,順著箭頭走,拿上行李要入境了。這里會有人過來抽查,有沒有帶不能帶的東西入境。
先把在飛機上填的表給他,然后掏出卡片:我不會說英語,和我沒有帶任何違禁物品,也沒有任何東西要申報。(I don’t have any forbidden objects and anything to declare。)
3、入海關的標志是這個:
入境之后,有兩種:一種就是到達(Arrival),出機場。還有一種就是轉機(Transfer)。
進入美國境內(nèi),讓爸媽打電話給你,你幫忙翻譯就可以了。不過為了方便,讓爸媽把寫有飛機航班的卡片拿出來,如果需要問人,這樣比較清楚,簡單。
4、轉機(Transfer):
轉機需要看機場的指示牌,找到自己的航班號,一般順序是從左到右:航空公司的名字;航班號;目的地;登機口;登記時間;登機狀態(tài)。找到相對應的航班號,再就是去找登機口(Gate)。
5、到達(Arrival):
到達機場就找標識行李提取處(Baggage Claim),跟著箭頭就能出去,有些機場或許還要搭乘小火車找這個標示(Via Train)然后再下來找行李提取處。
在家靠父母,出門在外靠朋友。同一架航班上的國人肯定多,如果有什么突發(fā)狀況就找同航班的中國人問一問,一般都會熱情幫忙。踏上美國境內(nèi),記得與家人聯(lián)系報平安哦。
最后再打個小廣告:需要辦理各國及地區(qū)旅游簽證的朋友,歡迎聯(lián)系景鴻集團為您提供專業(yè)服務。
免費定制移民方案
全程貼心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