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奇是匈牙利最具吸引力的城市之一,擁有華麗的博物館和保存最完好的土耳其遺跡。對筆者來說,佩奇又是一座最感親切的城市,因為十八年前,筆者就曾在這里求學兩年。
佩奇座落在匈牙利南部,是現(xiàn)在巴蘭尼奧州的州府。兩千年前,古羅馬人就在開始這里興建城市,取名索比阿內(nèi)。除布達外,這里是當年文藝復興運動的最重要中心。
佩奇不但是歷史名城,而且還是匈牙利的藝術之城,不少佩奇藝術家留下了不朽的杰作。佩奇素被人們譽為“五城”,之所以稱之為五城,因為它不僅是匈牙利的第五大城市,同時也擁有五座歷史悠久的教堂。同時,佩奇還以音樂、歌劇和芭蕾而聞名。
佩奇還是一座“大學城”。1367年,安茹王朝的拉約什一世國王在這里創(chuàng)建了匈牙利的第一所大學“亞努斯·帕諾尼烏斯大學”,也是歐洲歷史上最古老的大學,筆者當年就在這所大學就讀。亞努斯是15世紀的主教,也是一位拉丁文詩人,他的詩篇帶有人文主義色彩。遺憾的是,現(xiàn)在這所大學已沒有了原來的名稱,而改成了“佩奇大學”。
城市的中心,是塞契尼廣場,廣場北側(cè),是土耳其人于1550年前修建的清真寺,當時是匈牙利最大的建筑。現(xiàn)在這座教堂不僅在整體上,而且在許多細節(jié)上都保留了土耳其年代的原貌,至今教堂進口處的祈禱壁龕猶面對麥加,但現(xiàn)在它的里面卻已改成了天主教教堂,其綠色拱頂上,原有的鍍金新月,已用十字架代替。清真寺改成了天主教教堂,這恐怕是絕無僅有的。
道姆廣場中央是佩奇大教堂,土耳其統(tǒng)治時期卻一度被改成清真寺,已存在千年之久,經(jīng)過多次重建。大教堂長70米,寬27米,有4座塔樓,也是非常罕見的。其中最古老的是11世紀所建的內(nèi)殿,其文藝復興式的紅色大理石圣壇以及壁畫和雕塑,都是藝術珍品。
大教堂前面的地下室里挖崛出古基督教的墓群,因為據(jù)說索菲婭曾埋在這里。富裕市民的墓室是兩層的,墓室內(nèi)不僅能看到石棺,還有壁畫,其中一幅描繪了愛娃與亞當偷吃禁果;另外一幅畫的是坐在獅子中間的正直法官丹尼爾肖像,墻上還有高高在上的耶酥。這些能看到的墓室大約建于四世紀中葉?,F(xiàn)在這個墓穴已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
十八年過去了,昔日這座城市留在腦海中的記憶依然十分的清晰。十八年前,我們這群來自北京外國語學院的學子,經(jīng)過十幾個小時的空中旅途,中間在布加勒斯特稍作停留,轉(zhuǎn)機飛抵布達佩斯機場后,再經(jīng)過3個小時的跋涉,連夜用大巴士把我們送到了佩奇。雖然已是后半夜,但也許是那份新奇、激動和興奮,大家絲毫沒有睡意。學校連夜為我們舉辦了一個簡短而隆重的歡迎會,從此開始了我們在佩奇歷時兩年的學習生涯。
那些天,我們這群中國學生的到來儼然成了當?shù)貓蠹?、電視臺的頭條新聞,也成了街頭巷尾大家議論的焦點。的確,對于佩奇來說,見到來自遙遠東方的中國人,猶如見到了外星人,只要我們來到街上,路人們都會好奇而友好地跟我們打招呼,打聽中國的一些事。中國,對那時的匈牙利人來說,是一個充滿神秘的國度。常有匈牙利人問我們,現(xiàn)在中國人是不是還留著長辮子、穿著清朝的服裝。
我們是幸運的。因為這是一座令人喜愛的城市。這里的天空總是干干凈凈的,這里的陽光特別的明媚。在溫和的陽光下,一切都象是透明的,城市的建筑,花團錦簇般的東一塊西一塊在陽光里蕩漾著。
也許是整整兩年的與她朝夕相處,這里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對我來說倍感親切。舊地重游,我仍然認為,佩奇是匈牙利最亮麗最明媚的城市。亮麗的房屋、亮麗的街道,甚至在陽光不很充足的日子里,這里也都是亮麗的。漫步其中,似乎亮麗的不光是街道、城市,心靈也會變得亮麗起來。
佩奇是一座充滿文化氣息的城市。佩奇的節(jié)日豐富多彩,其中最盛大的是春季藝術節(jié),有音樂會、文學之夜、傳統(tǒng)舞蹈演出、藝術展和電影展。佩奇大學節(jié)、佩奇國際戲劇節(jié)、夏季音樂會等等也吸引了大量的本國和國際旅游者,充分展示出佩奇的古老藝術和文化。在佩奇讀書期間,第一次經(jīng)歷了匈牙利辭舊迎新狂歡節(jié)。
在除夕之夜,人們成群結(jié)隊擁上街頭和市中心廣場狂歡,整個城市熱鬧非凡,到處擠滿了喜慶的人群,不管認識與否,大家紛紛相互祝賀,叫著“新年好”。很多人吹著喇叭,還有很多人戴著面具,更有不少人用紙筒敲打身邊過往的陌生人。午夜時分,當教堂的鐘樓敲響新年的鐘聲時,狂歡的人群瞬時安靜了下來。當洪亮的鐘聲響過之后,陣陣歡呼聲開始回蕩在城市的街道,煙花升空,鞭炮聲響徹整個城市的夜空。
人們相互之間熱烈地擁抱并親吻臉頰,整個城市似乎沸騰了。佩奇又是一座浪漫的城市,被稱為歐洲的“情人鎖之都”。市內(nèi)的雕塑、街道、大門上隨處可見各種各樣的“情人鎖”,成為佩奇的一大景觀。
這個小城也因為成千上萬的“情人鎖”而彌漫著浪漫的味道。上世紀80年代初,一對戀人在市中心教堂的欄桿上掛起了第一把“情人鎖”,于是年輕情侶們紛紛效仿,后來世界各地的游客也用這種特殊的方式表達自己對愛情的忠貞不渝。慢慢的,教堂的欄桿上布滿了“情人鎖”。后來,“有情人”們開辟了新的“陣地”,雕塑、街燈、甚至住房大門上,只要是可以掛鎖的地方,都能看到“情人鎖”。
免費定制移民方案
全程貼心服務